更新时间:2025-01-31 06:36:08
据外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旨在从拼音外译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研究中国话语在英语世界主要国家民众间的认知状况和中国话语在世界的认知走势。调研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南非、加拿大★、新加坡和印度等8个英语圈国家的民众作为调研对象,形成了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汉语拼音词汇认知度前100位总榜★★。
报告中★★,上榜汉语拼音词汇数量占榜单近五成★★★,居榜单之首。这意味着,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而这其中又以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占比最大★★★,例如★“孔子★”“春节★★★”★★“中秋”★★“少林”★★“功夫★”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的节日民俗★★★、先贤思想★★、传统美食等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世界。
这是记者从1日在京开幕的“一带一路★★★”中的话语体系建设与语言服务发展论坛暨2017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获悉的★。
此次调研发现的另一特点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榜单中★★★,共有15个经济科技类词汇入选。其中,★★★“元”“人民币”跻身榜单前十位,且已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红包”“支付宝”“网购★”等因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词汇在年轻群体中有较高的认知度。此外★★★,榜单中还包括了“嫦娥★”“悟空★★”★★★“高铁★”等代表高端科技成果的词汇★★★,这些词汇也获得较高关注和认知度。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和信息系统机构顾问巴塔查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开业运营两年来★,在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亚洲金融话语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荣启涵)中国外文局近日首次发布了《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产生的政治话语如“中国梦★”“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以及“反腐★”等词汇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认知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日益为世界民众熟知。